从北京市环保局获悉,《北京市进一步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日前经北京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黑臭水体成为治理重点。
根据行动方案,2017年,北京将消除全市建成区、行政副中心及上游地区黑臭水体;2018年,基本消除全市黑臭水体,提前完成《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治理任务。
据了解,不仅是北京,黑臭水体治理已经成为湖北、广东、安徽等多省市2016年水污染防治重点内容,2016年初至今已经有30余个城市公布了黑臭水体排查清单,黑臭水体治理需求有望集中释放。
污水设施基本全覆盖
这次新通过的北京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期限是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是已执行的2013-2015年三年行动计划的加强版。“新三年方案”在继续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时,主要将力求解决水环境治理中的四大问题:一是中心城区污水管线覆盖不到位;二是城乡结合部污水收集处理有盲区死角;三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础薄弱;四是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力度不够。
北京市提出,2017年,北京将消除全市建成区、行政副中心及上游地区黑臭水体;2018年,基本消除全市黑臭水体,提前完成《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治理任务。到2019年,北京市中心城和行政副中心建成区将率先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污水基本实现全处理,其他新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3%,乡镇地区污水处理率达到75%,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1亿立方米,全市污泥的无害化处理率基本达到100%。
这些目标背后,包括污水管线建设、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新建再生水厂、农村治污、再生水管线建设和黑臭水体治理等六大类76项工程。根据行动方案,全市三年内将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线1081公里,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14座,新建再生水厂27座,解决760个村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新建再生水管线472公里,治理黑臭水体141条河段。
方案还着力加强了污水处理规划统筹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政府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项目相关审批权限由市级下放到区级,精简了审批流程。中心城和行政副中心探索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分别由市政府、通州区政府向相关特许经营主体购买服务。其他各区政府则将推进设施市场化建设、专业化运营改革,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
黑臭水体治理市场打开
2015年出台的“水十条”,将黑臭水体治理作为重要内容,明确提出2017年底前,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
据统计,从2016年初开始,已经有30余个城市公布了黑臭水体排查清单,制定了治理计划。2016年,各地的黑臭水体治理将进入实质性阶段,治理需求有望集中释放。
近日,《湖北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出炉,提出武汉市建成区2017年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其他市(州)城市建成区应于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
2016年1月,北京市公布了第一批黑臭水体名单,涉及6个行政区域24条河段,总长度67.37公里。
1月15日,广东省政府印发实施《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广东实施国家《水十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提出到2017年底广州、深圳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住建部、环保部去年9月联合发布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成为“水十条”发布之后落实的第一个配套细则,从而打开了数千亿元的市场空间。综合多家券商分析,2016年,黑臭水体治理将成为市场关注的一个新热点。根据E20环境平台的估算,到2020年,全国黑臭水体治理市场规模约为4000亿元。
|